我国印刷设备技术水平与国外依然存在三大差距
我国印刷设备技术水平与国外依然存在三大差距
欧洲仍然是印刷设备器材最大的市场,美国和亚太紧随其后。在未来5年中,亚太地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位居世界第一,这主要得益于澳大利亚、中国、印度、毛里求斯、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印刷业的高速发展。功能丰富的印刷机是印刷设备器材行业最主要的一种产品。
《2015-2020年中国印刷设备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》显示,总结我国印刷设备及器材行业,经过多年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后,取得了长足进步,在印前、印刷、印后等各个领域都能制造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设备及器材。在器材方面,发展速度还是非常快的,目前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印刷行业的发展需要。但与国外相比,国内设备依然存有不小差距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。
第一,材料方面。国内设备的材料跟国外相比,差距较大。
第二,设备的稳定性方面。国内不少设备仍存有设备不稳定或者故障率较高等问题。
第三,精度方面。精度包括加工精度和装备精度,目前国内设备主要在装备精度方面存有问题。
(一)我国与欧盟的差距
我国印刷机械设备技术水平与欧洲发达国家对比,有较大的技术差距,因此我国进口的印刷机械设备仍然占5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主要设备来自欧盟,主要国家有德国、英国、意大利和瑞士等。主要技术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较大差距,国外数字打样机、数字印刷机(包括基于墨粉的黑白和彩色数字印刷机、单张纸和卷筒纸数字印刷机,喷墨印刷机等)及计算机直接制版机等技术已经成熟,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,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应用更使企业从接单到印刷品的设计、制作、发货等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。我国已经有多家企业研制成功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并开始批量生产,不但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,还有一定量的出口。 基于墨粉的数字印刷机国内现在还没有厂家生产。虽然有的企业采取与国外厂商合作的方式生产喷墨印刷机,但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。
2、部分印刷机械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较大差距,例如:多色胶印机的装配精度、套印精度、墨色的均匀性、稳定性、最高印刷速度等指标仍然低于欧洲主要设备供应商的产品。欧洲许多报纸采用宽幅柔性版印刷机来印刷,而我国生产的柔印机主要用于包装印刷。
3、书刊装订设备仍有一定差距,自动化技术水平仍然低于欧洲主要设备供应商。印后加工设备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,书刊自动精装联动线国内已经试制成功,多机组烫印设备已经出口到德国。设备的稳定性、可靠性也存在一定的差距,印后装订设备没有实现的无轴传动、智能坏页分离、联线堆积打捆等功能尚需完善。 印后设备的多机组联线技术水平还有一定差距,如:无线胶订联动线、自动商标裁切生产线、自动包装盒生产线、书刊精装联动线等。
4、印刷机的自动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,主要表现在:多色印刷机在无轴传动技术、水墨自动控制、自动上版、自动清洗、自动穿纸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仍处于较低水平。
(二)我国与美国的差距
除欧盟以外,美国曾是我国印刷机械设备的主要进口国,主要进口设备有柔性版印刷机、数字印刷机及相关辅助设备。与美国技术上的主要差距如下:
1、美国的柔版印刷应用较广,尤其是在包装印刷领域更是如此。我国柔印的发展比美国起步晚,因此,曾经从美国进口了不少柔印机。虽然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厂家能够制造柔印机,但与美国的柔印机制造业相比,在技术水平上还有一定差距,主要表现在宽幅面柔印设备领域。
2、美国数字印刷机的生产已经产业化,数字印刷机在个性化印刷、可变数据印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近年来,我国有不少企业引进了美国厂商生产的黑白和彩色数字印刷机,但国内仅有少数企业生产喷墨数字印刷机。
(三)我国与日本的差距
日本印刷机械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额占到第二位,主要出口的印刷机产品有各种规格的单张纸胶印机、卷筒纸胶印机、不干胶标签印刷机、装订机械和数字化设备等。设备的主要差距如下:
1、日本印刷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虽然低于欧洲产品,但在我国仍有较大市场。首先他们有较发达的基础工业,配套的多门类电器产品向我国大量出口。如:变频系统、数控系统、张力控制系统、温度控制系统、轴承和气压元件等。
2、为占领我国印刷市场,日本已经在我国独资或合资建立多家印刷机械制造企业,生产各种印刷机械设备占领高端市场,其中有不干胶标签印刷机、数字印刷机、单张纸胶印机等,他们的产品技术标准远远高于我国的标准。
(四)我国与东南亚主要国家的差距
东南亚各国是我国印刷机械设备的主要出口国,出口量较大的有越南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马来西亚等国家,出口的主要印刷机械设备有:卷筒纸凹版印刷机、切纸机、圆网印刷机、装订设备等。东南亚各国的印刷设备主要依靠进口,其中包括发达国家的二手设备,因此,我国印刷机械设备应加大对东南亚各国的出口力度。
1、我国已经具备完整的印刷机械设备供应体系,技术水平可以满足东南亚市场的主要需求,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比,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、地域优势、服务优势等,应采取措施扩大对东南亚各国的出口。
2、东南亚各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合格评定体系和标准体系,只要产品符合该进口国的技术要求,减少故障率,提高设备的稳定性、可靠性,积极贯彻安全标准,减少事故的频发,就能站稳脚跟。
3、只要尽快建立销售服务网络,形成快速反应机制,使用户用得满意、放心,就能扩大市场。